电影《黑客帝国》中有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不久的将来,食物会变成一种米黄色的无名黏液,来上一点即可提供人体一切所需。”
(相关资料图)
意思是当人被异化成工具,吃饭就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体征。
“白人饭”,被戏称为生命体征维持餐,作为一种饮食方式莫名其妙地火了,近期已经打败东北盒饭、剩菜盲盒,成为打工人的“午餐之光”。
其特点就是“冷、素、分量少”,基本上就是花最少的功夫准备仅仅能维系基本器官正常运作的食物,主打生吃或者简单炒,例如两块苏打饼干、一片午餐肉、一层芝士,叠放在一起,一顿“白人饭”就做好了。
一开始,这个“梗”是海外的华人网友发出的几张“洋人同事的午餐”图片引发的笑料,但很快就有了一众追随者。在小红书上搜索“白人饭”,能看到各个版本的白人午餐——其简陋程度已经无法用“餐”来形容。
(图/小红书@木木玖)
丹麦网友晒出的同事的午饭就是几根小胡萝卜和青菜;德国网友中午只吃一个白饼,有时候是一颗完整的水煮西兰花;美国网友的精致“白人饭”是生芹菜加一杯果汁;新西兰网友的“白人饭”则是一个苹果。甚至有华人网友目睹自己的老外同事在午餐时间把超市盒装的蘑菇拆了包装就直接掰开,加入卷饼里开吃。
在国外的华人不禁感叹:“在洋人的食谱里,一个食材就是一顿饭。他们那么爱晒太阳应该是靠光合作用来维持生命的。”
在“白人饭”的鄙视链里,不加热的优于要加热的,剥皮直接吃的优于要水洗的。其最大的仪式感大概就是把食材洗干净,然后放进饭盒里的过程。
“白人饭”在被大学生、上班族和减肥人士追捧之后火上了热搜。看到中国热搜的外国网友不但没有感到被冒犯,反而表示:“太真实了,我一半的午饭都是这样的。”“那是因为亚洲食物才是真的食物。”“昨天刚生吃了一个胡萝卜作为一顿饭,今天就刷到了这个帖子。”
一、吃饭过程可以糊弄,但营养不能糊弄
“白人饭”在社交媒体火了以后,打工人纷纷开始模仿。有人饭盒里装的是生番茄和煮过后冷冻的牛肉丸,有人拿的是一根香蕉和一个包子,更有甚者是一杯咖啡配上一个苹果。
只需朴素的食材、简单的加工,就能成就某种午餐极简主义风。
初尝试“白人饭”的打工人小凯说:“相比还要开火的乱炖,‘白人饭’更加省时、省力、省事。”至于这么吃的好处,小凯说:“吃了‘白人饭’,感觉自己就像偶像剧中的职场精英,干活充满动力,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摸鱼。”
从人体生理角度而言,如果中午吃太饱,很容易犯困,必须要午睡,否则下午没精神工作。但是“白人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仅仅是为了果腹,只含有极少的碳水,所以吃了不会让人犯困,而是仍然能够集中精力,快速投入工作。
若在办公室的茶水间看到带“白人饭”的同事,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彼此心照不宣。但有一点是绝不可以问对方的,那就是:好吃吗?
林嘉欣在尝试过“白人饭”后果断放弃,并形容其“难吃到让人眼前一黑”。毕竟习惯了酸、甜、苦、辣、咸多种滋味的“中国胃”,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食物?她说:“‘白人饭’的确是非常省事,能腾出不少时间干其他事情,但连续吃上三天,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然而,为了工作效率,只求既能保命又能降低碳水、避免食困,食物中的生活气息全然无存,打工人的“白人饭”只为生存而吃,实属糊弄。
难道“白人饭”成为了一种新的做饭糊弄学?
根据互联网“考古”,做饭糊弄学最早出现在留学生群体里。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留学生,经常买不到熟悉的食材、吃不惯当地食物,自己又不太会做饭,就只能糊弄。后来这种做法在上班族中开始流行开来。只是留学生万万没想到,“白人饭”比他们认为的做饭糊弄学还要糊弄——不需要开火,甚至不用洗碗。
中国人吃饭是讲究荤素搭配的,吃饭过程可以糊弄,但营养不能糊弄。许多做饭糊弄学博主的视频中,一锅水煮十六七样食材已经不足为奇,似乎原本需要煎、炒、炸、煮五六道菜才能摄入的营养,已全在这满满的一锅“乱炖”之中。
小凯说:“当我把我的‘白人饭’午餐展示给我妈看后,她给我转了2000块钱,让我对自己好点。”
在营养师的眼中,“白人饭”不宜多吃。营养师蒋雯雯说:“以简单蔬果为食材且几乎不加烹调的‘白人饭’确实少油、少盐,总体热量较低,但这样的饮食从结构、热量以及三大营养素的占比来说并不健康、合理,在控制总热量的减脂过程中,如果碰上平台期可以适当采用这种轻断食的方法,但不宜长期食用。”
在浅尝了一周“白人饭”后,小凯最终还是回归了“外卖党”,并且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白人饭”。长期食用“白人饭”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易怒、焦虑、暴躁。此外,它还会让你对生活产生疑问,例如:“为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苦还是很饿?”
其实,要说“白人饭”是“打工人之光”,纯属玩梗。在这般自嘲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年轻人的无奈。他们缺乏的并不是做饭的兴趣,而是认真做饭的时间、好好享受一顿饭的时间,以及日复一日精进厨艺的时间。
二、被中国美食震惊的外国人不得不服
在“白人饭”话题兴起后,新西兰媒体发起一个调查,看人们会选择什么作为午餐。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0%的新西兰读者选择“中式快餐”,只有16%的人选择“派”,选择“三明治”的只有14%。在海外工作的华人网友说,自己只是把一份普通的午饭带到公司加热,都会引起外国同事的围观和震惊。
有外国网友说:“在波兰,人们在绝望的时候就会去喝中国的汤调理一下。”不得不说,中餐在海外受欢迎程度超出想象。
根植于欧美文化的“白人饭”在“中国胃”面前,是一种敷衍甚至自欺欺人。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在大多数西方人的理性饮食观里,菜肴是充饥的,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在他们看来,如果进化掉食欲,食物只是为了维持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已。例如对于老外而言,吃个面包夹肉就很开心了,白煮鸡肉蘸蘸酱就是还不错的一餐。而中国的感性饮食观讲究“色、香、味俱全”和“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中国人确实会吃,且吃得很讲究。
在《红楼梦》里光是做一个茄鲞,须“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足见中国人对饮食的讲究。
英国美食作家扶霞十分热爱中国菜,她研究中国烹饪和中国饮食文化超过25年,被《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评价为“最懂中餐的西方人”。
扶霞说:“一般的西方人理解不了中国人说的‘口感’,比如你们吃很多没有味道的、有口感的东西,比如海参、鱼翅,西方人不太欣赏口感,这一点也不如中国人。西方人去中餐馆,他们不知道怎么搭配菜,每一个人选一道菜的话肯定是不对的,必须要有一个人安排。点菜讲究搭配平衡,不要所有的菜都是油炸的,不要所有的菜都是麻辣味的,可是西方人不知道怎么点菜。我现在会点菜了,点得不错,但我们没办法告诉一个西方人怎么点菜,因为这很复杂,需要生活经验。”
扶霞花了10年时间走访中国民间美食,出过中国菜食谱——《川菜》《鱼米之乡》《革命中餐食谱:湘菜》《粒粒皆辛苦:中国家常菜》,以及中国菜回忆录《鱼翅与花椒》。
扶霞说:“我在中国一直都在鼓励年轻人,你们多跟自己的父母、外婆、奶奶学做菜,中国老一辈的厨艺真的很好,比如说老年人他们不但会做菜,他们还会做豆腐,会做泡菜、腌菜,会做腊肉、香肠,我觉得要是中国老百姓失去这个厨艺,就太遗憾了。”
如今在推特上的“白人饭”话题中,一条高赞热评写道:“我们有味觉,不该浪费这种天赋能力。一顿让人满足的饭菜,除了让我们的胃满满当当,还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慰藉。尊重每一餐,是想活得幸福一点,而已。”